-
内蒙古(杭州)省级直播基地首批…
2月2日上午,以“聚势赋能 奔向未来”为主题的内蒙古(杭州)省级直播基地首批企业入驻选品大会在呼和浩… -
内蒙古产业带招商选品大会圆在呼…
1月23日下午,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与快手商城联合主办的内蒙古产业带招商选品大会在呼和浩特成功举办。…
内蒙古十二盟市农产品青城“争艳”
- 发布时间:2015-08-07 09:03:28 来源:内蒙古食品网
-
本网讯 8月6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呼和浩特市政府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在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来自自治区12个盟市的700多家企业集聚青城,推介和销售绿色农畜产品,全面展示近年来内蒙古农牧业发展成就。
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王玉明,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香,自治区农牧业厅厅长郭健,呼和浩特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狄瑞明,副市长康存耀出席博览会。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本届博览会首次设置了农牧业包装设计展区,以实用、大方、美观、精致并兼具民族特色的包装设计,助推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品牌化建设,实现内容与形式双提升,以内外兼修的品质,提高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的实力。同时,本届博览会更加注重以新技术、新方式推动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首次举办了农牧业科技成果展示及签约活动,首次探讨新常态下农牧业发展思路,首次邀请了各省的内蒙古商会,首次邀请了金融、通信和餐饮企业,与会的企业更多、门类更全,层次更高,带动力和影响力也将更大。
记者在呼和浩特展区看到,呼和浩特市百岁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明正忙着给消费者讲述百岁果蔬种植过程。
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王玉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厅长郭健、呼和浩特市市委常委副市长狄瑞明等领导在聆听呼和浩特市百岁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明介绍果蔬种植情。王明说:“百岁果蔬合作社位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白庙子村,合作社自有温室大棚106栋,农户加盟种植的有450栋,共计五百多栋,全部是引进来自台湾、以色列、荷兰等地的20多种瓜果蔬菜、新的技术和先进设施,种植的产品全部是原汁原味。为让消费者亲自体验果蔬种植,百岁园还开创先河,为消费者提供种植基地,消费者可以自己种植喜爱的果蔬,除此之外,百岁园还自建占地面积240亩共75栋温室大棚采摘园,消费者还可以采摘其他果蔬产品。”
在鄂尔多斯展区,来自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的“无定河”蟹田生态米推出全国首家大米可追根溯源系统,此举引起消费者广泛亲睐。
据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无定河农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介绍:“稻田养蟹是一种‘一地两用、一水两养’的立体生态种养模式。蟹养殖采用早投饵、早入养殖田,不仅能清除稻田杂草,预防水稻虫害,同时粪便又能提高土壤肥力,大大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既保证了水稻产量,又生产出优质水稻。稻田养蟹将农业种植与水产养殖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使用率。”
消费者在鄂尔多斯展区了解“无定河”蟹田生态米情况呼和浩特市市委常委、副市长狄瑞明说,连续举办两届的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已发展成为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与输出基地的一面旗帜,成为全区乳肉绒毛粮油蔬菜等重要的展示平台。作为内蒙古的首府,拥有各类农牧业企业267家,处在转型发展重要时期的呼和浩特市将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全力推进“两个一流,三个建设,两个率先”的发展目标,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不断提升智慧农业的发展水平,发展重大优势特色产业,扩大与各地区的合作交流,使呼和浩特成为内蒙古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实现区域经济互动发展。
蒙草抗旱牧草展示
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在博览会上说,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基地、营销中心,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内蒙古将三农、三牧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向市场需求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牧业,积极建设面向全国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输出加工基地,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博览会是一种好形式,体现了农牧业的特色,围绕社会的需求,广大消费者的关切,成为展示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的窗口,深化交流合作的桥梁,促进贸易合作增长的平台,对于促进行业发展,提高内蒙古农畜产品的知名度和品牌形成、促进农产品销售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部将一如既往支持内蒙古发展现代农牧业,支持和鼓励以市场开拓消费引导生产,打造全产业链,构建现代服务业,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据了解,本次绿博会展馆面积25000多平方米,除了12个盟市展区外,新增2个农牧业科研技术成果展区、1个农畜产品包装设计展区和1个互联网+农牧业展区。目前,博览会已成为集中内蒙古乳肉、绒毛、粮油、蔬菜、饲草料、林下经济及特色产业的重要展示输出平台。